◆这两种调高的笛子音高仅差半音,长度和孔距也都相差不多。
所以初学者用哪个都可以。
它们也没有谁更好听的说法,仅仅是F调的比E调的听起来高一点,声音稍微明亮一点而已。
◆但本人建议用F调,因为F调的乐曲比E调的更多一些。
笛子的定音孔有什么用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
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
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
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
主要用来贴笛膜。
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
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
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
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竹笛的品种和规格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
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
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
这种笛子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
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
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笛: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
这种笛子通常称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
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
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定调笛:每支笛子固定一个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
它适应不同调子乐曲的演奏,最适宜独奏或参加乐队演奏。
它给吹奏者带来方便,可以不变指法,只用与乐曲相应的调笛吹奏即可。
定调笛在笛身的吹孔与音孔之间,装置铜制插口以调节吹孔与音孔的距离。
这种经过改进的定调笛,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通过调节管长来控制音准。
定调笛将对我国的竹笛名称统一起积极作用,因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这既符合民间传统演奏习惯,又解决了笛子在调高问题上的混乱,并为记谱和演奏带来很大方便,它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六孔笛和各种改革笛。
玉屏笛:产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
用当地的小水竹制成。
笛身呈椭圆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或诗文等图饰,工艺精细。
成对的雌雄笛更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腾龙;雌的笛管略细,发音明亮,上刻彩风。
这种龙风对笛,在工艺上颇具特色。
短笛:又叫学生笛,笛身短小,一般无基音孔。
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练习或合奏用的。
低音笛:近年来随着乐器的改进,加之音乐多样的发展。
笛子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
例如:低音长管、弯管低音笛等等。
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称为低音笛,如:大A调、大G调、大F调、大调、大C调等。
谁有笛子的教程〓⒈〓长音长音是吹好竹笛,练习运气的最基本方法,它对增强嘴的力度和气息的控制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音是吹好竹笛,练习运气的最基本方法,它对增强嘴的力度和气息的控制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天可在吹奏乐曲以前,练习十分钟左右,以达到运用自如。
练习时要注意三点:1)音准--在练习长音时,除了注意音阶准确外,还要注意每个音从起音到结束,音准始终如一,不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就要放松些;吹高音时,风门小,口风急,“口劲”就要收紧些。
“风门”、“口风”、“口劲”三者密切配合后就能保持音准。
2)音色——吹低音时要求音色圆润、浑厚;吹高音时要求音色清脆、明亮,防止发出漏气的声音。
3)呼吸——吹奏时呼吸要自然。
每次呼吸多少,要根据乐句长短而定。
一般长乐句多吸,短乐句少吸,不宜过剩或不足,否则会造成呼吸忙乱,影响吹奏流畅。
〓⒉〓倚音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
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
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
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
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
在小音符的下面加两条横线,用一条弧线把它和本音连接起来。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叫复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
吹奏倚音时要注意:1.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
2.吹奏单倚音时,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
如果单倚音在强拍上人、音符就要吹得强一些。
3.吹奏复倚音时,第一个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连贯些,因为几个小音符只占本音对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
如果复倚音在强拍上,则要把本音吹得强一些。
〓⒊〓颤音颤音指的是在本音和它的上方音之间来回不断反复,使吹出来的音有波浪形感觉。
颤音能使吹出来的音有波浪形感觉,在“音高”上有变化。
在乐曲中,一般在本音上方加个“汀”记号来表示额音,指的是在本音和它的上方音之间来回不断反复。
如果颤音在音高上相差二度,又称二度颤音,是吹奏笛子时常用的颤音指法之一。
吹奏颤音时要注意:1.在发颤音的按音孔上,将手指一上一下地反复颤动,手指的动作要有弹性,不要抬得太高,尽量小一些,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特殊效果例外),并且要持久。
2.如果用右手无名指在第一孔上颤动,发“5’”的颤音感到困难时,可以将小指暂时离开笛身,使无名指能够灵活颤动。
3.一般来说,用左手三指发颤音,没右手三指那样灵活,可作重点练习。
〓⒋〓打音、送音、迭音“打音”、“送音”、“迭音”属于装饰音,它能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增加色彩感,常用于江南丝竹。
在笛子吹奏技巧中,流传在民间的加点、加花手法很多,“打音”、“送音”、“迭音”也是属于一种装饰音,它能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增加色彩感,常用于江南丝竹。
打音用“。
或“T”记号来表示。
吹奏时用手指在本按音孔上轻轻地打一下,就成打音效果。
一般用于华丽而抒情的曲调,能丰富乐曲的色彩。
送音又称赠音,一般用于二分音符以上的长音或在乐句的结束处送上一音,我们在昆曲或江南丝竹合奏中,经常能听到一些老演奏员,用这种手法演奏,在送音前主音上将结束时腹部略一震动,同时要求送音的孔位手指放开(口劲也要配合)就吹出送音。
迭音--当我们吹奏两个同度相连的音型时,除可以用吐奏外,在民间吐奏中还常常用“迭音”的奏法来丰富表现力。
〓⒌〓滑音滑音能使笛子的声乐更加华丽、流畅并富有色彩,滑音有“指滑音”和“气滑音”两种。
滑音能使笛子的声乐更加华丽、流畅并富有色彩,滑音有“指滑音”和“气滑音”两种。
指滑音是用手指在按音孔上渐按或渐开而发出的滑音效果。
气滑音是通过气息的控制,例如口风的强弱、急缓、风门的大小及位置的变化而发出的滑音效果。
演奏滑音时,一般都用这两种滑育音方法互相结合,也就是在手指的渐按或渐开的同时,配合气息的控制和风门位置的移动,造成滑音效果。
在乐曲中,由一个较低的音向上滑到另一个音,叫“上滑音”。
由一个较高的音向下滑至另一个音,叫“下滑音”。
〓⒍〓吐音吐音一般用于跳跃、活泼、明快的乐曲。
吹奏要吹得短促而有弹性。
吐音一般用于跳跃、活泼、明快的乐曲。
吐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
怎样使每一个“吐音”都十分清楚呢?除了在吹奏时注意气息的控制(用多少气吐多少气,不要使气浪费。
一般初学者往往容易将气息从口内冲出去,这样储存的气息就不能持久)。
还要注意舌尖的灵活运用。
舌的振动与吹出的气流要同时,否则就模糊不清。
练习要点:吹奏吐音时要吹得短促而有弹性。
练习时先做舌头动作的训练,然后再在乐器上吹奏。
“单吐”低音区发音较难掌握,需重点练习,发音要结实,口水不能吹进笛子。
双吐:在发出单吐的“吐”字声音以后,将舌根抬起,紧贴软额,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发出像“库”的声音。
如果用“‘吐库”两字反复吐奏,便成双吐。
当我们用单吐吹奏快速度的短促音时,会感到舌尖动作跟不上乐曲的速度,就必须用双吐或三吐来吹奏。
练习要点:1、吹奏双吐音时除了舌头的动作要敏捷、短促外,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舌头动作的配合。
口风要对准吹口,上下嘴唇不可抖动,防止发出“嘶、嘶”的漏气声。
可先做“吐库吐库”的舌头动作训练,然后再在乐器上练习。
要求“吐”与“库”两字的力度一样,不能一个重、一个轻。
2、双吐的舌头动作要灵活,并注意区别吹奏高音和低音时舌头位置有所不同,高音舌尖靠外但不能吐出唇外,低音舌尖靠里。
练习时可多次反复,发音清楚,有弹性。
〓⒎〓历音、花舌历音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 、有力的气氛。
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
历音:从本音前面的某一个音开始,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向本音急速、连续地级进,叫做“历音,它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 、有力的气氛。
历音所占的时间极短,吹奏上历者时,每个手指要依次急速而又均衡地开放,吹奏下历音时则要依次急速而有力地按闭音孔。
每个音都要短促、清楚地吹出来。
花舌: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用舌技术,类似二胡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
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哮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
如何选笛子
选笛子,首先要选竹子,看指孔剖面的竹子有没有一点一点的黑色纤维,有的竹子会老一些,这样的笛子才耐用,其次是看重量,一支好笛子的重量往往偏重(有金属接头的另当别论),再次看管径,要粗细适当,以正圆或椭圆为宜,最重要的是听声音,高音清脆,低音浑厚是上品,像董雪华的笛子都不错,要一支好笛子的价格可能要3-5百吧!
初学的一般用F调和G调,笛子价格不等,一般为60元-120元,好的在几百元以上。
要买音准好的,因为竹子会变形。
刚入门的话,选F调。
茉莉花是G调的。
如果你是专门学的话,专业一点的老师,或者到后面就会用到其他笛子,一共七把,七个调。
不要拿和谱子要求不一样的调的笛子去吹,习惯了就完了。
如果想学,但又没什么决心学好的,建议购买价格为200~300的笛子即可。
竹笛不要选紫竹的,节太多,音质会变的。
如果是下了决心想学的话,劝你买好一点的笛。
笛子价格800~1000的。
E调和F调的笛子比较容易吹。
尽量挑选两头粗细差别不大的笛子,掂起来有份量有集中感,内径要圆,竹壁不薄不厚适中,太厚的料子高音会逊色,太薄的料子低音会发虚。
好料子吹奏时震动感很强,手指有发麻的感觉。
音准是竹笛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问题,恰恰很多笛友不会鉴别音准。
可以这样说,音不准的笛子就是废品。
首先试吹筒音的两个八度音程是否准?(切记,八度转换时口风一定要保持不变);再试吹第一指孔的两个八度是否准确?(切记,高音一定要好上);接着试吹筒音做5的高音2、3的泛音是否准确?(音程关系准的笛子泛音必然是准的)。
试吹吐音的反映是否灵敏?(吐音易吹的笛子反映必然是灵敏的)。
最后吹一首自己很熟悉的歌曲来检验所有音程关系是否准确?(如果熟悉旋律吹出来的感觉很怪异,说明音程关系有问题)。
大笛子挑选时重点注意低音“筒音”是否震动厚实;小笛子挑选时重点注意高音(筒音作5的高音6)是否好吹。
中音笛子最难挑选(E调),它要集曲笛的园润、梆笛高亢于一身,犹如抒情男高音。
总之,真正好笛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