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文章以总提分述的结构形式,详细介绍并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构造、演奏姿势、手型、口型、演奏技法,葫芦丝的定调与几种转调方法,以及葫芦丝演奏的呼吸方法,演变及发展等问题。
葫芦丝的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
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
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
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
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
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
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
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
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
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
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
双吐的符号是“TK”。
③ 三吐。
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
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
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
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
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
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
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
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
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
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 6.叠音、打音。
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
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葫芦丝滑音怎么吹?
滑音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
上滑音用反抛物线标识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低音向高音抹动抬起,上滑音的演奏我们只要一句话,手指由直接抬起变为抹动抬起,上滑音的的效果自然出现。
下滑音和上滑音相反从标识符号来看它用正抛物线来标识,从演奏上来看它是由高音滑向低音,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高音孔向低音孔逐渐关闭,也就是由直接关闭变为逐渐 关闭,下滑音就自然出现。
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有了上、下滑音的点缀,使音乐的表现更具魅力和特色。
从微观上来看在慢板的演奏中,几乎每个音都采用了滑音这一技巧,区别在于所占时间的长短,我学葫芦丝的时候,老师告诉我,手指接触音孔时的感觉,特别重要,这是决定音乐优美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滑音中比较困难的是超出四度音域的滑音,这对手指的密切配合,统一协调要求较高,要多加以练习才能到位。
我也是学葫芦丝的,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进步...
笛子谱里有哪些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怎么吹。。
符号啊,不好打出来。
没办法得您这10分。
文字描述一下 换气:小v字,在乐谱字符之间的上方。
吐音:实心的倒三角,在乐谱字符正上方。
单吐“T”双吐“TK” 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滑音:—— 波音:折叠线 琶音:波浪开的箭头 飞指:两头尖的梭形 花舌:* 不好弄啊……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